其他

【和润西渡】“阅读长征故事,传承长征精神”征文活动获奖作品选读

2016-12-14 和润西渡

点击蓝字关注“和润西渡”


-

理想信念的力量

--《长征》读后感

-




    “红军不怕远征难,万水千山只等闲”一说起长征,浮现在脑海里的就是毛主席的这句诗。今年是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,乘着这股东风,我也在街道党工委的指引下展开了对红书的学习热潮,在此期间我阅读了王树增的《长征》。以前对长征的了解都是单一的,零星的,而通过这本书,无疑让我这个80后年轻人系统全面地、更加形象深刻地了解了中国历史上这一伟大的创举。 

     红军在1934年开始的长征,跨越了中国15个省份,转战面积的总和比许多欧洲国家的国土面积都大。翻阅了20多座巨大的山脉,其中的五座位于世界屋脊之上且终年积雪。渡过了30多条河流,包括世界上最汹涌的险峻的峡谷大江。走过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广袤湿地,那片人迹罕至的湿地面积几乎和法国的国土面积相等。不止这样,在漫长的长征途中,中国工农红军始终在饥饿、寒冷、伤病和死亡的威胁下和数十倍于己的敌人的追击、堵截与合围中、遭遇的战斗在400场以上。平均3天就发生一次激烈的大战,还需要平均每天急行军50公里以上,总军程远远超过2万5千里。

     从《长征》中我看到了红军不畏艰险、坚忍不拔、勇于牺牲的精神,看到信念的伟大指引力,看到共产主义理想的五彩光芒,身为一名有10年党龄的年轻党员,我真的应该时刻反思一下自己,我做的足够好吗?我是否有如此坚定的信念、坚强的意志以及敢于牺牲自己的勇敢?长征途中,红军战士付出了太多的牺牲,因为在难以承载的牺牲中始终抱有理想和信念。所以,一切艰难险阻皆成为一种锻造,他们给我们留下了可以创造人间奇迹的精神,我们应该学习和传承这些精神,牢记“为天地立心,为生民立命,为往胜继绝学,为万世开太平。” 在读到“山城堡战斗结束后,红军炊事员朱家胜挑着担子跟着部队往陕北走,因为战友牺牲了,他一个人担着的东西太多,渐渐落在了队伍的最后。夜色沉寂,雪落无声。朱家胜踩着战友们在雪地上留下的脚印一直向前。天边出现了一抹淡红色的光亮,朱家胜看见了向他跑来的红军。红军接过了他肩上的担子,扑打着他身上的雪花,往他手里塞了个热乎乎的洋芋。一位红军干部从背包里翻出一个蓝布小包,拿出里面的针线对他说:‘同志,到家了,补补吧。’红军干部一针一针地缝补朱家胜那件破得很难再补的衣服,那是他自一九三四年十二月离开根据地就一直穿在身上的一件单衣。”自己的眼睛也慢慢湿润起来,变得模糊起来,为这样可亲可敬的红军和红军干部所鼓舞。想到长征途中无数个像朱家胜这样的战士,他们没有时间为死去的战士默哀,更没有时间让他们从悲伤中缓过来。他们有的只是前赴后继,担起死去战士的担子继续前行。但最后朱家胜形单影只挑着担子迎着风雪在夜色中前行,那是一个多么悲壮凄凉的背影,看了让人心酸,但更多的是鼓舞和感动。

       慢慢细读《长征》中的一幕幕,仿佛自己身临其中,无时不刻被红军一路浴血奋战,舍生忘死的坚定信念环绕,被红军改天换地的革命理想折服。长征,二万五千里一路走来,支撑他们的力量,就是信念和理想。着眼当下,全区上下都在致力打造“奉贤美、奉贤强”, 挑战大、任务多、难度高,我们身为公务员,更要攻坚克难,把握好长征精神内涵,以“敢吃苦、不怕苦”的严苛要求对自身加以鞭策,努力做到以务实工作为己任,以艰苦奋斗为原则,在工作中处处发扬长征精神,促进自身进步有所收获。

征文作者:西渡街道社区人事办  倪云萍    

和润西渡

微信:hrxd123321



一起分享西渡生活的点滴

长按二维码关注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